(资料图)

6月20日,“新产业新赛道——未来产业发展及中韩合作”2023中韩产业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所谓未来产业,是指在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起引导作用,代表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的产业。与会者围绕中韩经贸格局及产业变革新方向、当前双方产业合作重点及未来产业合作前景,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对接高标准贸易规则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干春晖指出,近年来,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未来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依托其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前沿优势技术,对未来产业展开相关布局。中国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以及储能等领域谋划未来产业。韩国也在大力推进半导体产业、未来的韩国产业研究院院长朱炫指出,疫情加快了变革的发展,所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加速,全球贸易秩序也转为各国之间以发展本国产业为中心的区域竞争趋势。放眼全球,经济还未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相反,具有挑战性的风险正在上升,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国家间竞争的加剧以及气候变化等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学界得以凭借这一论坛围绕两国新的竞争结构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两国产业政策、两国新的合作方式,是更具意义的。韩国产业研究院先任研究委员赵认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不单纯是产业本身,更重要的是从价值链层面了解本国及世界各国的竞争力,从而有效配置价值链。就国家产业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单纯培育哪些产业,而是要让资源集中到各国具有优势的价值链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附加价值、创造就业机会。就此而言,一个国家升级产业结构不仅仅意味着改变其产业的构成,而是在其境内发挥高附加值的价值链作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处处长熊世伟聚焦“国际产业链重塑背景下的上海新赛道选择”。他指出,当前我们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技术、数字创新改变现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重建全球产业分工,重构全球产业链。新赛道新产业是上海“3+6”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增长动能,将不断丰富、充实和拓展上海产业发展的内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为群解读了“深化FTA框架下中韩产业合作”。他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在改变生产要素方面,有四个要素的重要性正在增加:一是数字基础设施,二是市场规模,三是市场管理体系,四是知识本次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与韩国产业研究院联合举办,韩国产业研究院先任研究委员朴载坤、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分别主持。

关键词: